寻求贵州省经济发展报告******内容好齐全***
“十五”发展况和2005年工作况
及2006年工作安排
贵州省中小企业局
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办公室
“十五”期间,、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把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使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迎来了历史上发展的好时期。在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积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指引下,贵州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不断增强,企业规模逐步扩大,经济运行的质量明显提高,从而使贵州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十五”期间保持了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十五”贵州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况
(一)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
2005年1—11月,我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4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4%;实现工业增加值310.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63%和62%;中小企业实现销总额654.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28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7亿元,分别占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19.4%和9.7%。在全省新增就业岗位中,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和扩大就业的生力,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行业分布不断拓展,结构不断优化。
至2005年三季度止,全省工商注册企业总户数已达93632户,个体工商户47.71万户,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7%和10.2%;我省符合企业新划型标准的大型企业仅有23户,中小企业占99.98%以上,涵盖了一产、二产、三产业,在行业分布上,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由制造、建筑、运输、商贸和服务业等领域为主,开始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重化工等领域拓展。一方面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严重亏损,不适应市场竞争的国有中小企业退出市场,而一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利用自身优势,采取改制、重组、联合、“退二进三”、兼并、租赁、承包经营、托管、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等形式,积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重组,推进了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并向多元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发展,促进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主体多元化。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在规模结构上正在从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为主,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企业、大集团靠拢。同时,随着贵州省优惠政策的实施和环境的改善,一批省外、境外、国外企业落户贵州,有力地推进了贵州省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
(三)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迅速崛起。
随着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资本积累的增加和发展机制的不断完善,企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实力进一步增强。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达661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31.04%,成为制、食品、矿产品加工、房地产、商贸超市等新兴产业的主体,并形成了神奇集团、益佰制、老干、北京华联、星力百货、大昌隆、市西路小商品市场、遵义苟家井市场、三桥综合批发市场等一批主业突出、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其中西洋肥业、神奇集团、益佰制年销额都已超过10亿元,西洋肥业销额达13.5亿元,进入全省23家大型企业行列;益佰制成为省内上市的非公有制企业;老干公司纳税额达到7800多万元;红华家电营业额超过5亿元,并把经营业务拓展到了邻近省区。
(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区域特初步形成,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我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逐步形成一批以专业化、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具有区域特产业集,如贵阳的制业、遵义的辣椒、仁怀的白酒业、赤水的竹业、余庆的苦丁茶、湄潭的米、福泉和开阳的磷化工、盘水的煤及煤化工、铜仁地区的电解锰等。全省3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如“老干”公司的辣椒制品,其生产原料每年就带动了20万农户增收;邦制公司的中材基地建设,带动了罗甸、施秉等县的农民致富;“牛来香”公司生产牛肉制品,带动了1万多农户养牛致富;遵义县虾子辣椒市场2003年达5万多吨,额3.5亿元,带动了周边10多个县的农民致富;贵阳五里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003年量达10多亿公斤、额13亿多元,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五)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我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整体素质得到提升。首先是在企业战略发展规划方面具有了科学,合理地确定企业定位、产品定位、市场定位,从整体策划上提高了战略眼光;其次是企业发展贴近了贵州经济发展主线,产业选择、产品选择符合产业政策,符合贵州特经济发展方向,确定了迅速将贵州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产业发展模式;再就是企业更加注重技术进步,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及适用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大了高新技术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比例;还有一点就是企业的市场意识大大提高,很多企业都充分认识到:必须从企业质量、技术管理、息化技术采用、营销策略制定、人才引进及培训、企业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作出努力,才能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二、2005年贵州省中小企业局主要工作况
2005年,省中小企业局(省非公办)按照工作职责,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经济工作方针,以的和十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指导下,以创造公平发展环境和促进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支持、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全面宣传贯彻方针政策,认真部署各项工作。
认真贯彻胡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推进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省中小企业局(省非公办)还分别召开了“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座谈会”“全省典当行业工作会”和“全省担保行业工作会”,统一部署各项工作;并通过和在《贵州日报》开辟专版等,邀请省**和组织各有关部门、单位、企业广泛宣传,为我省加快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以优化发展环境和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研究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组成《贵州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起草小组,完成了省人大的立法调研。为贯彻落实3号文,按省政府要求和省经贸委组的指示,组成调研工作小组,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多种形式座谈会、发函征求意见稿等形式,完成《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贯彻〈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送审稿)》,已于10月26日报省政府审议批准。
(三)加大了对我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通过政策引导、扶持、服务体系建设等,扶持了一批优势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2005年,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的实施,共拉动13.97亿元,共计安排项目104项,其中,贴息36个项目758万元,补助68个项目1242万元。为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制定了《贵州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2005年项目申请指南》。争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项目10项,安排630万元。另外,组织了500万元额度技改专项项目的申报和审批工作,共计26个项目。初步建立了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项目库,批有500多个项目入库,为项目跟、项目服务创造了基础条件。
(四)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5年2月初,开通了“**中小企业贵州息网”,为全省中小企业搭建起息交流平台,点击率已超过了25万次。配合中小企业培训工程,启动“贵州省中小企业星光培训工程”,对各类人员进行有关宏观经济政策、企业经营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举办24期培训班,共培训3224人。指导帮助各地因地制宜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已建立13个县级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中心。联系、指导中介组织为非公有制经济搞好服务。通过省非公有制经济投诉中心,受理非公有制企业的一些投诉,帮助协调,积为非公有制经济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测算体系。
与省统计局联合作制定了《贵州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体系建设方案》,已于2005年下半年开始试运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的肯定。开展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现状调查,并撰写出《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现状调查研究报告(初稿)》。
()积开拓市场并加强交流合作。
组团参加“第二届**中小企业览会”,贵州代表组织了51家企业参展,共设42个展位,总成交额达4.5亿元,省中小企业局还获得中会组委会颁发的组织。组织我省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参加由发展改革委与教育部组织的“2005年第三届**中小企业网上高校生就业工作活动”。截止6月活动结束,我省已有160余家企业在网上,设立360个工作岗位,了近1500人,在**排名第15位。
(七)帮助、支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解决融资难、难和担保难问题。
加快我省中小企业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加强担保机构、机构与政府间的密切合作,帮助担保机构利用有关政策合作开发用担保等产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加大对典当行业的规范管理和行业服务,使其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起到积补充作用。
三、2006年主要工作安排
2006年,贵州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要紧紧围绕、十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围绕全面建设贵州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坚持积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保障权益、加快发展的方针,强化服务为宗旨,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营造发展环境,加大工作力度,建好服务平台,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合法权益。着力解决贵州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企业活力问题,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一)继续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推进法规体系建设。抓紧《贵州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草稿)》的地方法规立法调研工作,争取2006年进入省人大立法程序。力争出台《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贯彻〈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切实贯彻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做好“十一五”贵州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科学组织,加强协调,扎实推进,认真制定好我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十一五”战略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监测体系统,及时掌握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配合省减负办,治理向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切实减轻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负担。
(三)推动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推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联合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息化,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对中小企业产业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规划和引导。支持企业“走出去”,积开拓市场,参加各种展销会,提高市场竞争力。围绕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积筹备2006年“多贵州”旅游商品设计、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拨和旅游商品展销大会(简称“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对全省重点贫困县、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调研,制定有针对的支持措施。
(四)培育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改进和拓宽服务手段。重点围绕用担保、投融资、创业辅导、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息、法律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着力推进全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坚持突出重点,充分发挥社会民间组织、科研机构的作用,整合资源,构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平台。继续实施中小企业培训工程和贵州省中小企业星光培训工程,提高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素质。
(五)着力推动和解决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问题。规范、推动和扶持用担保业及典当业的健康发展,探索设立再担保机构。鼓励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上市融资,引导和鼓励机构开发适合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产品,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创业机制,支持中小企业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四、意见和建议
(一)建议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支持的“培训工程”等项目,在我省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中反响很大、很好。但我们认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数额太少,希望中央财政大幅增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并且积与各省(市、自治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管理部门进行项目合作,充分发挥财政的支持作用。
(二)建议继续扩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途径。利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支持推动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担保的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加强监督管理。要求各机构改进服务,转变服务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审贷手续,完善授制度,扩大比例,提高工作效率,开发适应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产品。
(三)建议建立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制度。现行统计体系中没有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口径,难以获得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完整数据。建议统计部门建立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统计体系,加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统计核算和动态监测,以便系统、全面、准确的掌握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况,为促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四)鉴于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普遍存在总量小、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较低、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建议加大对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创业辅导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项目安排及培训、考察上给予倾斜,适当从优。建议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加大中、东、西部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相互交流的组织力度,促进各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